【古礼漫谈】“凌”“淩”二姓漫谈

【古礼漫谈】“凌”“淩”二姓漫谈

“凌”“淩”二姓漫谈

因研究礼学文献,笔者常常接触清代两位著名的礼学研究专家:淩廷堪与凌曙。淩廷堪(1757—1809),字次仲,安徽歙县人,著有《礼经释例》《校礼堂文集》等。凌曙(1775—1829),字晓楼,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著有《礼说》《公羊礼疏》《仪礼礼服通释》等。二人都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经学研究大家。在繁体刻印的古籍中,二人姓名为淩廷堪、凌曙,“淩”与“凌”绝不混同,是两个姓。但是在我们现在的简体字出版物中,二人的姓都写作“凌”,混同为一个姓。我们不禁要想,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要理清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凌”“淩”二姓的起源说起。

凌姓的起源,唐人林宝的《元和姓纂》有记载。据林宝考证,凌氏出于姬姓,周武王弟弟卫康叔的儿子有在周朝做凌人的(据《周礼·天官·凌人》记载,凌人负责掌管藏冰出冰的政令),后来他的子孙就以官名为姓氏。之后讲姓氏起源的书,如宋人邵思《姓解》、郑樵《通志·氏族略》等,一般都遵从林宝的说法。清人李元度所撰《凌氏族重修远祖清海公墓碑》,也秉承这种说法,认为凌姓是以官为姓,起源很早。

淩姓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淩姓起源于《广韵》误字。《广韵》中说:“淩,亦姓,吴将有淩统。”《姓氏考略》对其进行考辨,说:“三国时有凌统,《广韵》引作‘淩’,后多混用。《康熙字典》列入‘淩’字注,谓与‘凌’别,凌姓遂多从淩。”也就是说,该书认为因《广韵》记载的讹误,才产生了淩姓,淩姓与凌姓同出一源。另一种说法认为,《汉书》《广韵》所记有淩水,淩姓应该是以地得氏。作为淩姓人,淩廷堪在《宁国淩氏宗谱序》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吾族受氏之由,当据《通志》以官为氏,而字则当据《广韵》从水作‘淩’……《广韵》于水旁淩字下注引《吴志》偏将军为证,而于仌旁凌字下注但云‘冰凌’,别无他语,则当时所见《吴志》原文,固是从水之淩字也。淩氏皆祖偏将军,则从水作淩为宜。今《吴志》刻本作‘凌’字,从仌,是后人因以官为氏而妄改。《广韵》古书,二字偏旁判然不紊,非鲁鱼亥豕者比,当本之以为定说也。”淩廷堪这番考证,肯定淩姓是从凌人官职得姓,但字应该从古韵书《广韵》,写作“淩”。淩氏族人皆以淩统为始祖。比较以上三种说法,淩廷堪的论说最为充分。王应麟《姓氏急就篇》记淩姓人,有吴将淩统,唐人淩敬、淩准璠,宋人淩策、淩唐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凌”“淩”两个姓都是从周朝凌人官职得姓。淩姓晚出,是从凌姓分化出来的。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汉字,将“淩”字简化为“凌”字。《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立“凌”字字头,列四个义项,第四个义项为姓。又将“淩”字作为繁体字,加括号附列在“凌”后,并在“淩”左上方标“❶-❸”,说明只有前三个义项的繁体字为“淩”,第四个义项,也就是“凌”字作为姓用时,繁简一致。《现代汉语词典》没有另立“淩”字字头。所以,淩姓在我们现代汉语规范中是不存在的。以前姓淩的人,基本都改为凌姓。但在使用繁体字的地区,至今仍有“凌”“淩”二姓。据台湾地区2005年出版的《台闽地区姓氏统计》一书介绍,台湾地区共有1989个姓氏,其中包括凌姓和淩姓。在此书所附 《姓氏排名与人数一览表》中,凌姓排名第123名,共有8185人,淩姓排名第724名,共有40人。

展开全文

弄明白“凌”“淩”二姓的区别和联系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繁体版书籍中,“凌”“淩”二姓应明确区分。“淩廷堪”不能写作“凌廷堪”,“凌曙”更不能写作“淩曙”。而在简体版书籍中,依照简化字规范,这两个姓都要写作“凌”。

(附)笔者有点疑问,借此平台,向大家请教:

凌姓与淩姓在古代共存很久,甚至台湾地区至今仍有这两个姓,而我们简化汉字不过是最近几十年的事,不知有没有淩氏后人仍然坚持不改为凌姓的?比如在族谱中,或者非正式场合,仍在坚持使用“淩”姓。如有,请不吝赐教,留言告知在下。

微刊主编:子璋

版式设计:明通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这一年,椒江很惊艳
beat365体育亚洲版登录

这一年,椒江很惊艳

⌛ 2025-07-05 👁️ 2149
8万 KRW兑换CNY: 韩元兑人民币
beat365体育亚洲版登录

8万 KRW兑换CNY: 韩元兑人民币

⌛ 2025-09-13 👁️ 4471
9月21日出生的人是什么星座
约彩365苹果在线安装

9月21日出生的人是什么星座

⌛ 2025-08-21 👁️ 3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