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字的海洋中,每个字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有些字,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它们的存在却为我们的语言增添了无限的魅力。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茨木童子的“茨”字,你知道“茨”的读音和意思吗?
一、“茨”字的正确读音
“茨”字的正确读音是【cí】,属于第二声。
结构:上下结构。
同音字:【词】。
二、“茨”字的含义解析
“茨”是一个形声字,古字形如下
“茨”是由“艹”和“次”组成,“艹”表意,表示用茅草盖屋顶;“次”表声,有次第、次序的意思;“茨”的本义是指用茅草、芦苇盖屋顶。
“茨”还可以指一种草本植物——蒺藜【jí lí】。
蒺藜,这玩意儿是一种草本植物,长着带刺的果实,一不小心踩着了,能扎得人生疼。它那果实上的小刺儿,可尖可硬了,得小心点儿。
蒺藜一般长在田野、路边或者荒地上,不太招人待见,因为它那刺儿容易粘衣服上,还不好摘。不过,您别说,它在中医里头还有点用,据说能清热解毒,治点儿小毛病。
总之,蒺藜这玩意,看着不起眼,可别小瞧了它,那刺儿是真能扎人的。咱们平时去野外玩,眼睛得放亮点儿,别让这蒺藜给绊着了。
有这么一句诗“江离弃于穷巷兮,蒺藜蔓乎东厢”,出自东方朔《七谏·怨思》,其中的“蒺藜”就是用来比喻小人的。
江离:一种香草,这里用来比喻贤人或君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贤人被遗弃在无人问津的穷巷,而蒺藜这种带刺的植物却在东厢蔓延。这句话通过对比香草与蒺藜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贤人被遗弃、小人得志的不满和怨愤,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己才华未被赏识的感慨。
蒺藜果实的形象,也是传说中的江湖暗器“蒺藜子”的来源。在古代,蒺藜子常被用作战场上的防御工具,撒在地上,马蹄子一踩上去,那马儿可就疼得直跳,人也容易摔下来。江湖上,有些武林人士也拿它当暗器,偷偷撒在对手要经过的路上,让人家一不留神就中招。
“茨”还是一种罕见的姓氏。比如 茨充,东汉时宛人,桂阳太守。做当官儿的时候清正廉洁,给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儿。在《后汉书》里头,他的名字被记了一笔,算是留名青史了。
总的来说“茨”字在汉语中指的是蒺藜、苍耳等植物,它们通常具有带刺或钩刺的特征。此外,“茨”字也用于形容草木茂盛的状态,如“茨棘”指的就是荆棘丛生的景象。
三、“茨”字的自然与文化意蕴
“茨”字所蕴含的自然与文化意蕴与中国古代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绘紧密相关。
1,《庄子·让王》——环堵之室,茨以生草。
这句话的意思是:原宪居住在一个非常简陋的小屋,这个屋子四周只有土墙,屋顶是用茅草覆盖的,甚至茅草上还长出了野草。
2,《诗·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在广袤的田野之中,一丛丛的蒺藜随处可见,它们身上长满了尖锐的小刺。要打理这片地,得去拔除这些棘手的刺棘,好让土地变得干净,为播种或者其他农活做准备。
四、“茨木童子”是什么?
茨木童子,其实是日本那边儿的传说人物,属于妖怪的一种。这小子据说长得挺俊,但有点儿邪门儿,因为他只有一只手臂。传说中,茨木童子喜欢在夜间出没,搞些恶作剧,有时候也偷东西,不过他还挺讲义气,有的版本里还说他后来成了某个著名武士的忠实随从。
如果你对“茨”字的读音和它在自然与文化中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不妨与身边的朋友分享,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发扬汉字文化,让这些充满自然美的字词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
点击下面公众号名片
汉字里的小秘密,等你来发现!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喜欢的童学请点【赞】、【在看】和【转发】,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感恩遇见!
1,“癸水”不读kuí shuǐ,那正确读音是?古时说女子来了癸水又是什么呢?
2,桎梏不读zhì gào,也不读zhì kù,正确的读音你知道吗?“桎梏”怎么读,又是什么意思?